Skip to content

指北

字数
2151 字
阅读时间
10 分钟

拓展知识、题型、技巧:课外学习、做题经验、老师总结

听课:中小学、叔叔、“关系”

做题:限时,培养时间观念;符合能力的题目

复习:

目录

  • 1
    • 函数 豆瓣评分7分
    • 三角函数 豆瓣评分8分
    • 平面向量与解三角形 豆瓣评分6分
    • 立体几何 豆瓣评分8分
  • 2
    • 解析几何 豆瓣评分10分
    • 数列 豆瓣评分9分
    • 导数 豆瓣评分10分
    • 概率统计 豆瓣评分8分
    • 其他 豆瓣评分4分
  • 3 豆瓣评分14分

衔接

一数: 高中数学基础与解法全集

等式变形方法

乘法公式

初中阶段学习过平方差公式 a2b2=(a+b)(ab) 、完全平方公式 (a+b)2=a2+2ab+b2 , (ab)2=a22ab+b2 . 我们以此为基础, 可推出下面内容

完全立方公式

下面推导一下完全立方公式 :

(a+b)3=(a+b)2(a+b)展开=(a2+2ab+b2)(a+b)代入完全平方公式=a3+2a2b+ab2+a2b+2ab2+b3拆括号=a3+3a2b+3ab2+b3合并同类项,得到完全立方公式

如果是 (ab)3 呢?

(ab)3=(ab)2(ab)展开=(a22ab+b2)(ab)代入完全平方公式=a32a2b+ab2a2b2ab2b3拆括号=a33a2b+3ab2b3合并同类项,得到完全立方公式

或者换种思路: (ab)3 换种形式得到 [a+(b)]3 ,它也是 (a+b)3 的一种形式 , 因此 , 我们将完全立方公式 (a+b)3=a3+3a2b+3ab2+b3 中的所有 b 这一项替换成 b , 该式仍然保持成立 , 我们便也可以这样得到 : (ab)3=a33a2b+3ab2b3 步骤如下 :

(a+b)3=a3+3a2b+3ab2+b3[a+(b)]3=a3+3a2(b)+3a(b)2+(b)3代入-b到b中=a33a2b+3ab2b3

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

经过了上面完全立方公式的推导 , 我们还没有推差立方差公式 , 其实可以先根据 (a+b)3=a3+3a2b+3ab2+b3 这个完全立方公式移项得到立方和公式 :

(a+b)3=a3+3a2b+3ab2+b3a3+b3=(a+b)33a2b3ab2移项=(a+b)33ab(a+b)因式分解 , 提取-3ab=(a+b)[(a+b)23ab]因式分解 , 提取a+b=(a+b)(a2+2ab+b23ab)代入完全平方公式=(a+b)(a2ab+b2)得到立方和公式

同理 , 立方差公式可根据完全立方公式" (ab)3=a33a2b+3ab2b3 "得出 :

推导立方差公式 a3b3 , 也可以采用上文推理完全立方公式 (ab)3 的思路 , 将 b 代入 b 中 , 得到立方差公式为 a3b3=(ab)(a2+ab+b2)

[!example] 测试 将多项式 27aa4 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A. a(a3)(9+3a+a2) B. a(3a)(9+3a+a2) C. a(a3)(93a+a2) D. a(a3)(9+3aa2) Proofs: 观察多项式 27aa4 , 可发现 27=33a4 中提出 a3 凑出立方差公式 Answer: B

[!example] 题型 嵌套根号式化简

  • 526
  • 415

技巧 : 将上层根号中的内容化为完全平方式

因式分解

公式法

详见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使用立方和公式、立方差公式等

"交叉"相乘法 (十字相乘法)

用于二次三项式 , 当式子 Ax2+Bx+C 等于零时方程有根. 则一定能变形为 (px+q)(rx+s) . 我们试着倒推两式间的关系:

Ax2+Bx+C=(px+q)(rx+s)=prx2+pxs+qrx+qs展开=prx2+(ps+qr)x+qs化简

不难发现, 展开后的多项式与原多项式一样, 也可以化作二次三项式, 这也表明:

A=prB=ps+qrC=qs

也就是说, 我们找到 p,q,r,s 就可以将式子 Ax2+Bx+C 化成 (px+q)(rx+s) 的形式, 怎么找到 p,q,r,s 呢? 这就是"交叉"相乘法

我们首先要拆解 Ap,r (使 A=pr 成立)然后, 将找到的 p,r 代入 B=ps+qr , 试出 q,s 并, 验证 C=qs 是否成立不成立就重试,然后将 p,q,r,s 代入 (px+q)(rx+s)=0 .

上面的方法是有些不一样, 实际上也并不常用 (其实上面用AI写的, 我不会推导就交给AI了).

好吧,你应该尝试拆解 AC 后,验证 B=ps+qr 是否成立,再将 p,q,r,s 代入至 (px+q)(rx+s)=0 .

下面拿 x2+3x4=0 举个例子:

  1. A 分别拆分为两个数, 这两个数之积要等于 A, 再将 C 分别拆分为积等于 C 的两个数.
x2+3x4=0AC1114
  1. 将这两个拆出的数单独"交叉"相乘, 若它们的和为 B 则进行下一步, 否则请重新拆解
(1141)1×(4)=4(1)(1141)1×1=1(2)(1)+(2)=3=B
  1. 将拆分的两数"横着"放入 (px+q)(rx+s)=0
(1141)(1x+1)[1x+(4)]=0
  1. 化简后, 可以发现该项为一个结果为零的二项式, 我们知道"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", 因此, 这个式子中一定有一项等于零
(x+1)(x4)=0若令(x+1)为零x+1=0x=1若令(x4)为零x4=0x=4该方程的解为{x1=1x2=4

注意

使用十字相乘法前请将式子 Ax2+Bx+C 化为等于零的形式且化成后的方程有实数根

含参

Ax2+Bx+C 相同

主元法

面对像 Ax2+Bxy+Cy2DxEy+F=0 这样的含多个元的式子时, 我可以确定式子其中一个的 xy 为 "主元", 方便运算.

x2+2xy3y25x7y+6=0确定 x 为主元x2+(2y5)x+(3y27y+6)=0拆分为 Ax2+Bx+C 的形式x2+(2y5)x+(y+3)(3y+2)=0解出嵌套于 C 中的式子(xy3)(x+3y2)=0

增添项法

当遇到不会解的形如的 Ax3+Bx2+Cx+D 高次因式, 对这类不会解的式子的根进行猜测 (通常是 ±1 , ±2 不常是 ±3 , ±12 , ±13 ), 若猜测正确 (带入后成立), 假设该式为三次方程且第一个根为 x=1 , 我们知道 (x+1) 必为该高次式化简为 (px+q)(rx+s) 中的一项 (即(x+1)()).

分解因式 x3+4x2+5x+2当x=-1时,该式结果为0, -1为该方程的一个根则当该方程化为(px+q)(rx+s)的形式时,必有其中一项为(x+1)

我们要使该三次方程可以与猜出的根有联系以进行下一步运算, 需要将原式三次项化为二次项和 (x1) , 根据 x2+x=x(x+1) 可推出 x3+x2=x2(x+1) 此外,还需注意保证式子的结果与原始一致, 以及注意嵌套其中的二次三项式

x3+4x2+5x+2(x3+x2)+(3x2+3x)+(2x+2)(x+1)x2+[(x+1)3x]+[(x+1)2](x+1)(x2+3X+2)(x+1)(x+1)(x+2)(x+1)2(x+2)
长除法

在小学我们这样运算 23211 :

不等式解法

一元二次不等式

  1. 解出对应的方程
  2. 画出图像、分析

分式不等式

其他

高次项函数不等式(穿针引线)

将函数式化成 (xa)(xb)(xc)<0 的形式,在纸上画出数轴,标注a\b\c的位置, 从右上开始.

贡献者

文件历史

仅仅只是用 撰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