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运动的描述

字数
3032 字
阅读时间
12 分钟

质点 参考系

物体和质点

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,物质由分子、原子等组成,我们所看到的物体是物质的聚集状态。研究机械运动,需要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。

质点(mass point):一个有质量的点;是一个只有质量,没有体积和大小的理想模型,(现实中不存在的)。 目的:便于研究物体运动

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,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说来并不一样。

判断

研究物体的形状、体积时,不应将物体视为质点 在研究一个运动的物体时,我们关注的如果是物体的部分运动,则不应视为质点,如果我们关注的是物体整体的运动(研究位置变化),则可视为质点。

自身的大小与研究距离的大小相比,(自身大小小,自身大小则)可以忽路不计

大的物体一定不能当作质点

当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物体的运动(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,但是,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),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

参考系

参考系(reference frame):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,选定一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进行参考,以便于观察物体位置相对于该参考系随时间的变化及其规律。

非要有参考系吗?

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,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,因此物体是的运动是绝对的。但如果观察同一物体选定的参考系不同,你可能会发现同一个物体在运动的同时又是静止的,因此,只要存在运动的物体,物体的运动就具有相对性。

由此,我们可知,描述物体是绝对需要一个参考系的

如何选择、运用参考系?
  •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,但应当适当选择可以简化研究的问题(原因: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,其结果会有所不同)
  • 理解、描述物体运动,应清楚是物体是相对于哪个参考系而言的。
  • 通常情况下,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, 都以地面为参考系。

时间 位移

时刻和时间间隔

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,物体位置变化通常与时间相关联时间。在语言中,时间可能指时刻时间间隔,这需要通过上下文理解:

  • 什么时间下自习课?”21时50“(指现在的时刻)
  • 这堂自习还有多长时间下课?”30 min“(指现在的时刻与下课的时刻间的时间间隔)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,时刻用点表示,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。

位置和位移

物体位置的描述

坐标系(coordinate system):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,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。

物体做直线运动(在一个维度上运动)可用一维坐标系来描述,物体在平面上运动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,立体空间以此类推。

假设我们要研究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运动状态,可选取该小球运动路径为 x 轴,在 x 轴上任选一点可任意设一点为原点

物体位置变化的描述

路程: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

位移( l ):用于表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

只要物体的初、末位置确定,物体的位移就是确定的,位移不因路径的不同而改变

当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,但位移不能等于路程(因为位移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)

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维坐标系中的位移:

Δx坐标之差=x2末位置x1原位置

矢量与标量

  • 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,例如速度、力和位移。
  • 标量是只具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量,例如时间、温度和质量。

矢量与标量间只能做乘除法

注意

存在物理量既不是矢量也不是标量(如时刻); 是矢量有大小且有方向的量, 但不是说有大小且有方向的量就是矢量(如电流). 矢量与标量间不能直接比较, 顶多比它们的大小(即矢量的模).

矢量: 位移54

拟定一条数轴, 假如某同学在原点O向右方向移动 5m 至A点, 后从A点向左方向移动 5m.

此时, 从全过程来分析, 位移l=0 ; 拆分来看, O->A, x1=5m; A->O, x2=5m.

上面的过程中, x1x2 都是标量, 没有方向.若我们规定这条数轴右方向为正方向(左方向为负方向), 可以将 x1x2 写成矢量:x1=5m, O->A; x2=5m A->O.

问: 这时候, x1x2 的大小关系是? 答: x1=x2, 如上文所说,这里的正负号表示的是数轴上的方向,而非距离大小的一部分, 因此, 只能拎出矢量中表示大小的量比较大小

速度

速度、速率,平均、瞬时

在高中阶段,速度的定义与初中存在差异,初中阶段的速度一概念对应高中阶段的速率。

如果在时间 Δt 内物体的位移是 Δx ,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:(1)v¯=ΔxΔt即:(平均)速度=(2)v=ΔsΔt即:速率=

等等,我看到 (1) 中的式子,位移不是一个矢量吗?难不成在高中速度这一概念包含方向?

没错,与初中的“速度”不同,高中的速度这一概念是一个既有大小、又有方向的矢量。速度的方向与在相同时间 Δt 内的位移 Δx 相同

通过上文对速度概念的新认知,结合生活认识与思考就能意识到,上文速度公式中 v=ΔxΔt 计算得到的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 Δt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,即平均速度(毕竟速度是可以变化的)。

与平均速度对应的,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被称为瞬时速度。问题来了:瞬时速度没有准确的公式用来计算,因为按照定义,要计算瞬时速度,需要 Δt=0 ,但如代入平均速度的公式,式子就没有意义了,那怎么办呢?可以取时刻 tt+Δt 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时刻 t 物体的速度,若 Δt 越小,对象物体速度的变化也越小,若将这段时间取得极小,变化差异可以忽略不记,则这个平均速度也可以近似认为是这个时刻 t 的瞬时速度。(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)

瞬时速度的方向

根据上面的介绍,瞬时速度也有方向,但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不同,瞬时运动的方向是要根据情况判断,我认为,瞬时速度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趋势相关(例如做圆周运动时,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)。

概念剖析

  1. (相同环境中) 平均速度的大小 ≤ 平均速率
  • 对于这两个量,从它们的公式来看,都共用了相同的时间 Δt,但差异在于速度大小的量是位移 Δx (要提出它的距离量作比较,而忽略方向量),速率大小的量是路程 Δs 。根据生活经验,路程必须 ≤ 位移,故平均速度的大小 ≤ 平均速率
  1. 瞬时速率 = 瞬时速度的大小
  • 瞬时速率和瞬时速度都是某一时刻的速度,怎么会有如前文 1 的距离量的差异呢?既然没有差异,不就不用取小于了吗?

加速度

位置、速度、变化量与变化率

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,而物体的运动与否就要看物体的位置的变化。

我们说某事物的量,通常是表示这个事物的多少;而我们说某事物的率,就要加入时间的概念,表示在某段时间内事物量变化的速度(快慢)。

==

位置变化量:表示位置变化的大小

位置变化率: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,即速度

速度变化量: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,也就是位置变化量的变化量。

Δv速度变化量=vt末速度v0初速度

这里的速度变化量 Δv 是由矢量进行增运算得出,因此也包含方向。

速度变化率: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,也就是位置变化率的变化率,即加速度

加速度

定义: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

a=ΔvΔt即:加速度(m/s2)=(m/s)(s) 

加速度的单位为 m/s2 ,读作米每秒二次方;加速度 a 为标量,方向与 Δt 相同。

概念辨析

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有关,速度变化量与速度有关,但加速度与速度无关

注意

有些题目要你求加速度的大小,这时回答不要写方向。

加速度与运动

a=vtv0Δt 中, 当我们令加速度 a 不变, 则可以发现, 时间与末速度呈正比例关系.

结合刚才的发现, 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下面的表格:

v0a1svt速度变化
+++加速
+-+减速
-+-减速
---加速

xt 位置-时间 图像

斜率

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 一次函数 y=kx+b 中的 k 就是斜率. 要确定斜率, 可以在经过一次函数 y 上任取两点, 进行运算.

k=y2y1x2x1

线的物理意义

vt 图像

贡献者

文件历史

仅仅只是用 撰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