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

字数
1235 字
阅读时间
5 分钟

函数的概念

在高中我们用一种新方法来表示函数, 结构如下.

f(x)=

这样写好处都有啥

这样写相较于初中的写法, 这种写法在答题时可以省字, 可以给函数命名而不混淆, 明确了函数解析式中的自变量.

什么是函数

这个问题有一个经典的"黑盒"解释, 即函数是一个可以输入和输出的黑盒.

将这个"黑盒"抽象一下, 函数由三个过程组成:

  • 输入
  • 处理
  • 输出 输入的值在处理过后产生输出, 输入和输出之间会有一种关系, 函数就是处理的过程

函数、自变量和因变量

先定义 xy 两个变量, 然后我们随便为它们确立一个关系, 这就形成了一个函数. 在这里, 对于 x 取的任意值, y 都有对应的唯一值与其对应. 这时, 我们称 yx函数 (xy 为函数关系), 其中 x 称为自变量,y 称为因变量.

太抽象了, 结合点图像看看吧! 在 图 1-1 中, 我们取任意一个 x 值, 都有唯一的 y 值与其对应, 我们称 yx 的函数 (而任取任意 y 值则存在有多个对应的 x 值, 所以不能称 x 为 y 的函数), 其中其中 x 称为自变量,y 称为因变量.

在 图 1-2 中, 虽然取任意一个 y 值存在有一个对应的 x 值, 它不是函数图像.

在 图 1-3 中, 怎么取都会存在任取一个值对应多个值, 故它不是函数图像.

自变量(Independent variable, 独立 变量): 可以理解为自己可以独立变换的量. 因变量(dependent variable, 依赖 变量): 随自变量变得的量.

垂线测试

对于一个函数,每一个 x 值至多对应一个 y 值。因此,对于实函数,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x=k与一个函数的图像至多有1个交点。如不然,则说明其并非函数的图像。

定义域、值域和对应法则

D 是一个非空实数集, 对于 D 中的每一个 x,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f , 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 y 与它对应, 则称这个对应关系为集合 D 上的函数

y=f(x),xD

其中, x 称为函数的自变量, 集合 D 称为函数的定义域. 当 x0D 时, 与 x0 相对应的值 y0 称为函数在点 x0 处的函数值, 记作 y0=f(x0). 函数值的集合 {y|y=f(x),xD} 称为函数的值域. ——《数学. 基础模块 上册》高等教育出版社

图 2 对应法则: 代表了函数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结构. 定义域: 由全体自变量组成的集合. 值域: 由全体因变量组成的集合.

函数三要素: 定义域、对应法则、值域

题型

  1. 给定一自变量是代数式的函数, 求自变量为x时的结果
  • eg: 已知 f(x1)=x22xf(x). 注意不要 将 x1 代入右侧的 x 你这就是在说 x1=x, 怎么可能? .

函数的基本性质

对称性

轴对称

若一个函数图像具有对称轴, 则当我们取两个对于该坐标轴对称且 y 坐标值相等的两点时, 这两点的 x 坐标距离对称轴的距离理应相等. 图三 以上图(请忽略上图中的文字标注)为例, 我们任意选取这样的两点, 令坐标轴位置为 a, 再令两点任意一点到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x, 则:

f(a+x)=f(ax)

NOTE

有时候, 题目可能会出成 f(a+x)=f(bx), 这种情况可以代入中点公式 (x1+x2)/2 :

x=(a+x)+(bx)2=a+b2

特殊情况: 奇函数

这种情况下, 奇函数满足 f(x)=f(x) , 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一定在 y 轴上

中心对称

f(a+x)+f(b+x)=c

特殊情况: 偶函数

偶函数满足 f(x)=f(x)

周期性

贡献者

文件历史

仅仅只是用 撰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