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都说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可见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,相对于初中化学实验,高中更注意实验可操作性与逻辑,要通过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进行的操作
危险处理
配置稀硫酸: 酸入水, 慢慢搅 (大量放热, 防止溅出. 不能使用量筒或容量瓶等精密仪器, 精密仪器都不能进行化学反应)
浓硫酸滴到皮肤上的处理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(水的比热容大,冲洗时浓硫酸溶解放热很快可以被吸收,且冲洗时水流很快能将硫酸带走) 再涂抹3%~5%的稀
皮肤上滴了强碱:大量水冲洗, 涂温和的碱性物质(例如硼酸)中和
浓硫酸不慎滴如眼睛: 冲淋洗眼器
酒精灯: 盖两次,着火使用湿抹布扑灭(隔绝氧气&降温. 不可使用水:酒精密度小浮在水上继续燃烧, 流动性)
大火: 沙土盖灭
混合物分离提纯分离 提纯原理
- 物态分离
- 物理性质差异(溶解、密度……)
- 化学反应转化
其实化学反应转化完还是要通过物理性质差异分离(化学反应转化服务于物理性质差异)
过滤和蒸发
- 去除难溶性杂志
- 过滤三要素:
- 蒸发要点:
- 去除可溶性杂志(化学反应转化)
去除食盐中的
等于这个问题, 我们实际上要除的是以上由粒子构成的物质中除
分析, 代入合适的物质.
你会注意到此处有一个先后顺序, 保证先加
为什么先加 $\ce{Ba^2+}$ 后加 $\ce{CO3^2-}$ ?
我们先加过量
蒸馏和分馏(物理变化)
物态变化:液态 -> 气态 -> 液态 (利用沸点差异)
区别:
- 蒸馏
- 液体分出两种成分
- 将其中一种成分气化
- 分馏
- 液体要分出多种成分
- ???
温度计液泡位置
1.支管口处 (常由于分馏)
这里的温度计是为了测量汽体水的温度, 以更好地控制蒸馏的过程 (一定程度上分辨馏分).
细节:在蒸馏过程中, 气体上升时会散失部分热, 而在温度计液泡上覆盖一层液体,
2.液面下 (化学变化)
测量/控制反应温度
冷凝管 (逆流原理)
下口进, 上口出
原因:
- 防止震动导致冷凝管脱落 (使用磨口玻璃塞)
- 防止先接触到温度较高的气体导致冷凝管炸裂
- 冷却/热交换充分
塞子
橡胶塞 玻璃塞 磨口玻璃塞
萃取和分液(物理变化)
操作:
- 检漏
- 装液
- 混合震荡 目的: 使原溶剂与萃取剂充分接触
- 静止 (打开上方玻璃塞, 使溶液中的气体放出) 目的: 使分层更明显
- 分液 下层液体下层出 上层液体上层出
萃取剂的选择
- 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(否则无法分层, 酒精能溶于水)
- 与原溶剂互不反应
- 溶剂能力远强于原溶剂
常见萃取剂: 四氯化碳、汽油、苯、甲苯